遂宁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
工作动态
首页 > 廉洁之窗 > 工作动态

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小事小节“无伤大雅”的错误思想

2025-09-15 260

来源:人民日报


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。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小事小节这个词,把小事小节比喻成一面镜子,指出小事小节中有党性、有原则、有人格,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的古训,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,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。

小事小节,能够映照人品、彰显党性、反映作风。在小事上守规矩,在小节上明底线,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彰显。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,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、对人民赤诚,更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小节上坚守党性、守望初心。不给子女特殊关照的焦裕禄,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的谷文昌,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的杨善洲等,他们之所以能够让群众时时念起、记在心上,关键在于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公私分明、公而忘私,时时擦亮小事小节这面镜子照鉴自身,使慎小慎微成为内化于心的高度自觉。

党的纪律和作风要求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言行中。新时代我们党抓作风建设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抓细抓小,中央八项规定每条都十分具体、指向十分鲜明,看似小事小节,却以小支点撬动大变局,带动了党的作风建设整体格局的变革,推动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向上向好。当前,有地方上线了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大数据平台,通过比对、核查,精准发现并督促整改领导干部在工程项目招标、惠农资金发放等中的优厚亲友问题,得到群众称赞;有地方建好用好公物仓,瞄准办公用品重复购置和浪费问题,让闲置物品在不同机关单位之间流动,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这些都表明,扭住小事小节不放松,是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。

那些看似小事的作风问题和微腐败,由于发生在群众身边,往往最令群众反感,极易破坏党的形象。现实中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却错误地认为小事小节无伤大雅。然而祸患常积于忽微,思想上松一寸、行动上就会散一尺。小节不慎,大节难保。一些干部就是在一包烟、一盒茶、一瓶酒、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、模糊了公私边界,在小恩小惠面前失守,在人情往来中越界。一系列案例警示我们,党性防线上看似微小的松懈,日积月累,就会漏洞百出,最终导致廉洁防线的大决堤。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小事小节无伤大雅的错误思想,在日常中立规矩、在细节中见真章、在点滴中树形象。

境界升于自省,名节源于修养。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细微之处砥砺心志、涵养德行,在小事小节上正心明道、淬炼作风,以慎小慎微的底线思维,勤掸思想尘、多思贪欲害、常破心中贼,以内无妄思确保外无妄动。主动净化自己的生活圈、交往圈、娱乐圈,把字挺在前头,做到公私分明、坚守原则,切实防止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,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,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,干干净净、心无旁骛地干事。

确保大道不偏离、小节不失范,不是一阵子的事,而是一辈子的事。正因为小节易忽、小利易染,更需要我们修于细微,既要把尽小作为日常功课抓细落实,也要把慎微作为长期自觉一以贯之,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转化为对党的纪律的严格遵守、对职责使命的自觉担当和对群众期盼的及时回应。党员干部唯有始终坚持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的品格操守,时时擦亮小事小节这面镜子,以慎微的警觉、尽小的行动,多积尺寸之功,践行使命担当,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,以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。